英國中學全面解析

本指南針對台灣家長與學生,整理英國寄宿學校的入學年級銜接、選校因素、申請程序與生活須知。原始版本使用香港教育制度與用語,現已全面轉換為台灣慣用語與學制,方便台灣家庭對照英國制度並規劃最佳的升學時程。
英國寄宿學校八大選校因素
濃縮專業升學顧問的選校策略,讓家長從「八」點出發,學習如何選擇適合子女入讀的學校
第一點. 英國寄宿中學入學年級
第二點. 學校規模
第三點. 國際學生比例
第四點. 寄宿學生比例
第五點. 英國寄宿中學入學程序、入學試種類及截止日期
第六點. 英國寄宿中學增值活動及設施配套
第七點. 其他有參考價值的資訊
第八點. 英國寄宿學校學費預算
2. 熱門地區學校介紹
London 倫敦
Oxford 牛津/ Cambridge 劍橋
Midland 中部腹地
Bath Bath / Bristol Bristol
Surrey 薩里
Leeds 利兹 / York 約克
Reading 雷丁
Kent 肯特郡
3. 確認學位後的準備事項
選擇監護人
學生簽證
學生機票
出發前的行李清單
英國寄宿中學八大選校因素
第一點. 英國寄宿中學入學年級
第二點. 學校規模
第三點. 國際學生比例
第四點. 寄宿學生比例
第五點. 英國寄宿中學入學程序、入學試種類及截止日期
第六點. 英國寄宿中學增值活動及設施配套
第七點. 其他有參考價值的資訊
第八點. 英國寄宿學校學費預算
第一點. 英國寄宿中學入學年級
家長要先了解台灣與英國教育制度的分别,明白了兩者之間的差異,認識了英國主要的人學年級後,這樣家長便能及早策劃送子女到英國升學的最佳時間。
了解英國教育制度-「跳級」感覺?
英國的教育制度由七年制中學及三年制大學組成。而家長要特別留意,英國的入學年齡與台灣有一年之差,英國學生會早一年開始入讀小學,11歲時已經入讀國一(Year7),所以學生從台灣學制銜接至英國學制時,會有種「跳級」的感覺。但家長母需擔心子女未能適應新的學制,因為台灣的教育程度,在小學及初中階段已經比同期的英國程度較為深入,所以絕大部份台灣學生銜接英國課程時都有能力應付。
計算子女入學時的年齡
對比完英國和台灣的年級後,家長須計算子女在9月1日入學時的年齡,從而選擇子女應該報名的年級。假如子女在入學年的9月1日時已經年滿13歲,那麽子女報讀的年級就應該是 Year 9。
學校主要的收生年級
英國寄宿及私立日校主要的收生年級為 Year 7, Year 9, Year 10和 Year 12, 少部份較傳統學校更只接受 Year 7、Year 9和 Year 12 的申請,不接受 Year 10 的申請,所以當家長有意安排子女到英國升學時,要非常注意心儀學校的主要收生年教,從而提早計劃。
台灣與英國學制對照
年齡 | 台灣學制 | 英國學制 (Year) | 備註 |
11歲 | 小五 | Year 7 (中一) | 英國中學起點,主要收生年級之一 |
12歲 | 小六 | Year 8 | 少數學校有空位 |
13歲 | 國一 | Year 9 | 熱門銜接點,學位較多 |
14歲 | 國二 | Year 10 | GCSE第一年,課業壓力大 |
15歲 | 國三 | Year 11 或 Year 10 | 一年制或二年制GCSE,依英文程度決定 |
16歲 | 高一 | Year 12 (A-Level第一年) | 需選科,主流銜接年級 |
17歲 | 高二 | Year 12 或 Foundation | 部分學生選擇基礎課程以節省時間 |
18歲 | 高三 | Foundation 或直升大學 | 依英文與成績條件決定 |
子女的英語程度
另外家長要小心,因為Year 10是英國會考(GCSE)的第一年,如選擇入讀Year10的話,子女的適應力要較強,因為要迅速調節到英國的學習模式,避免影響到之後公開試的表現。 而最後在選擇入學年級時,家長也要留意子女的英語能力是否能應付英國的課程。曾經有就讀中文中學的高二學生希望英國升讀Year 12,但當考完英國學校的入學試後,學校拒絕他入讀 Year 12,反而建議學生降讀一年制 GCSE(即Year 11),以便讓這位學生能充分利用這一年,為自己的英語打好基礎後才升Year 12,畢竟 Year 12是A-Level的第一年,這一年的成績對於日後報讀大學攸關重要,所以多花一年的時間打好底子對學生也有好處。當然,家長亦要留意心儀學校對入學的年齡有沒有嚴格的要求。
現時很多學生及家長取得的升學資訊,不外乎來自親朋戚友的留學經驗及網絡上唾手可得的資料,但人人情況不同,別人的升學路徑並不能套用到每位學生身上,重重資訊中也未必能找到道合自己的資料。這本升學指南是寫給有意讓子女在未來一全三年到英國升讀寄宿及私立日校的家長。透過文字、數據及圖像讓家長多方面了解學校特色,並從不同角虔認識學校的優劣點,從中找到最合適子女的學校。
另外家長要小心,因為Year 10是英國會考(GCSE)的第一年,如選擇入讀Year10的話,子女的適應力要較強,因為要迅速調節到英國的學習模式,避免影響到之後公開試的表現。 而最後在選擇入學年級時,家長也要留意子女的英語能力是否能應付英國的課程。曾經有就讀中文中學的高二學生希望英國升讀Year 12,但當考完英國學校的入學試後,學校拒絕他入讀 Year 12,反而建議學生降讀一年制 GCSE(即Year 11),以便讓這位學生能充分利用這一年,為自己的英語打好基礎後才升Year 12,畢竟 Year 12是A-Level的第一年,這一年的成績對於日後報讀大學攸關重要,所以多花一年的時間打好底子對學生也有好處。當然,家長亦要留意心儀學校對入學的年齡有沒有嚴格的要求。
英國入學年 (UK entry year) 逐一分析
完成台灣小五的學生一般年滿11歲,絕大部分會升讀英國的Year7,學生會與英國本地學生一同展開中學的新生活。相對上,會較容易認識新朋友及更容易適應新環境。而且 Year7 是英國其國一個主要的收生年,學校的學位會較多。 如果子女在9月開學時未滿11歲,家長也可以選擇入讀Year6,但要留意兩點:第一,在完成Year6後,學生是否需要通過會考(Common Entrance Exam,CEE)才可原校升讀。根據經驗,我們不建議學生只用一年時間應付CEE,因為正常的學校會用兩年時間為學生準備。第二,如果學生轉學入讀 Year6 的話,剛開始會較難融人同學的社交圈子,因為其他同學早就認識了,這對10歲或11歲的學生來說也是一大挑戰。
12歲 – 完成台灣小六
大部份家長首選會為子女申請Year8,但要留意學校有沒有學位給轉學生。因為部份學校在Year7時已經收滿學生,而當在讀學生原校升讀Year8時,便沒有多餘學位騰出來給轉學生。我們建議家長務必提早準備,預早通知心儀的學校有興趣申請Year8。 當然,也有部份家長會讓子女人讀Year7。選擇Year7的學生,就會和其他英國同學同步進入中學階段,一同適應新環境,較容易認識新朋友,但學生會比同級同學大一歲。所以,選擇 Year7的家長亦要留意心儀的學校會否錄取大一歲(overaged)的學生。
13歲 – 完成台灣國一
此階段是最多家長查詢的。當學生在台灣完成國一時,一般年滿13歲,他們可以銜接英國的 Year9。而 Year9 也是大多英國學校開始收生以及最主要的收生年級之一,相對上較多學位提供給國際學生,增加學生入讀名校的機會。所以,Year9 可說是最受歡迎的接駁點。 Year9亦是學生開始接觸GCSE課程的年級,學生在此階段會開始體驗到公開考試的教學模式,例如,學生要選擇選修科及考分班試,老師也會根據學生的成績及課堂内的表現,把他們分配到不同的「組别Set」,成績表現最好的學生會在Set1,如此類推下去。
14歲 – 完成台灣國二
完成國二並年滿14歲的學生大多數會選擇入讀Year10,英國學校在Year10才真正開始教授GCSE課程。家長要留意子女一到學校就要開始緊湊的公開試課程,所以Year 10的入學試會比Year9困難,學生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我們建議學生可以利用人學前的暑假開始補習班,以求在開學時能盡快適應英國的教學模式。 而如果家長有意讓子女升讀Year9,要留意學校可否錄取年長一歲的學生人讀Year9,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普遍有自己的要求。我們曾遇過學生不想與比自己年幼的學生同一級,或因身邊的台灣同學都升讀英國Year 10,而覺得自己變相留級。所以家長要與學生溝通,解釋清楚升學的情況,合子女了解升讀Year9及Year10的好處和壞處,從而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15歲 – 完成台灣國三
完成國三且年滿15歲的學生有兩個選擇,Year10(兩年制GCSE課程)或Year11(一年制GCSE課程)。入讀Year 10的好處是可以從頭修讀GCSE,缺點是需要花多一年時間和預算。而入讀Year 11(一年制GCSE課程)的好處是可以節省一年時間,但是對於英文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用一年時間完成GCSE課程亦是一個挑戰。一年制GCSE課程對台灣家長來說較為陌生,它是專為國際學生而設的,讓國際學生用一年的時間考取5至7科GCSE,比正常兩年課程的學生减少修讀至少3門科目。
16歲 – 完成台灣高一
在台灣完成高一的學生一般年滿16歲,大多數選擇升讀Year12,Year12是英國A-Level的第一年,學生需要決定A-Level的科目,通常會修讀3至4科,而這些科目組合的選擇將會決定學生未來的大學選科。學校一般會要求學生到英國前須曾修讀過相關的科目,例如,學生想在A-Level修讀數學、化學和生物,學生就要在台灣高一曾修讀過這些科目才可以在A-Level繼續進修。有些科目如政治學及心理學,由於台灣中學並沒有提供此類選修科,故此英國中學也沒有特别要求學生要有底子。雖然Year12是主要的收生年級,相對較多學位,但由於太多台灣學生申請的原因,一些知名學校大約在入學前一年的9至10月就已經停止招收台灣學生,建議家長至少提早一年為學生準備入學申請。
當然,有一小部份的家長會考慮讓子女花多一年時間入讀Year11(一年制GCSE課程),家長選擇此課程的原因主要是想利用這一年的時間來讓子女適應英國環境,專心準備日後A-Level課程,加強學術及英語能力。
17歲 – 完成台灣高二
完成高二的學生可以選擇大學基礎課程或升讀Year12。選擇大學基礎課程的同學,原因當然是希望可以節省一年時間及藉着這一年提早了解大學生活及教育模式。
而選擇修讀Year 12的同學,就可以從頭開始兩年制的A-Level課程,其中不少學生選擇到預科學院(Sixth Form College)修讀A-Level,因為這類型的學校比較了解亞洲學生的讀書模式,能針對他們的學習需要而安排相應支援,務求令國際學生完成A-Level時可以達到心儀大學的入學要求。
第二點. 英國寄宿中學學校規模
英國的大、小校各有特色,適合不同性格及學習方式的同學。因為台灣學校的規模大致相若,同學未必有機會選擇「大校」或「小校」。但是,去英國讀寄宿或私立日校,你就需要重視大、小校的區别。了解大、小校的分别,建議可從學校分班人數、融入度、社團活動安排及科目選擇四個範疇去入手。
分班人數
英國學校一向奉行小班教學制度,一班人數大約10至20人。英國會根據學生的能力而進行分班,他們一般以不同的「組別Set」去分配學生,Set1是成績最好的,Set2成績比Set1略低,如此類推。「大校」或「小校」的分班人數分别不大,家長不必擔心學生人數多的大校會出現一班人數過多的問題。有部份「小校」更會採取不多於7個人一班的政策,甚至有學校採取 1對3針對性教導,如家長認為子女有必要透過「更加」小班的模式學習,可多加留意學生人數較少的「小校」。
學生融入度
學生在規模較小的學校會更容易融入新的學校生活,老師亦容易記得每一位學生的名字。而學校規模較大,則相對適合社交能力強的同學。家長亦要留意學校的國際學生比例,很多人認為越少國際學生越好,因為可以讓子女有更多機會接觸英國本地學生,但這不一定適合每一位學生。有時台灣學生會遇到「融入英國人圈子」的問題。試想想初到陌生國度,英語能力較弱的學生,連講英文都會戰戰兢兢,試問又怎樣主動融入英國人的圈子呢?所以學校有些「有共同語言」的台灣人會較容易幫助學生融入學校生活。我們建議家長應先評估子女的英語溝通程度及社交能力,才決定選擇「大校」或「小校」。
社團活動安排
學生人數多的學校自然在社團活動安排上更勝一籌,「大校」在不同配套上比「小校」多,人數多的學校在體育競賽方面亦會有較出色的表現。至於偏好「小校」的家長,就必須留意學校是否提供子女感興趣的活動。例如喜愛音樂的話,可留意學校有否提供合唱團或管弦樂團等。雖然「小校」在社團活動的全國競賽成績未必及得上「大校」,但正正為這原因,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校隊比賽。 此外,子女性格亦是家長要細心了解的一環,如果學生勇於嘗試新事物,我們建議學生選擇「大校」,因為可提供較多元化的活動選項,學生可透過社團活動去突顯自己的長處。透過社團活動時間,與不同背景的同學打成一片。相反,我們建議較被動的學生選擇「小校」,「小校」的環境較容易讓學生踏出舒適圈,加上入校隊或社團活動的門檻較低,學生有更多機會嘗試新事物。「小校」的老師容易注意到學生的情況,會引導被動的學生參加活動,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科目選擇
英國中學在科目的選擇上都較為靈活及多元化,近年更有很多學生選擇小眾科目,例如:心理學、政治學、電腦科學等,但並非每間學校都有提供這些科目。所以,家長在選擇學校時,要留意學校有沒有提供子女想修讀的科目。「大校」相對會有更多科目選擇,「小校」則相反。以A-Level為例,學校會提供數個「時段結構Block」給學生選擇,每個Block有固定的科目,學生只能在每個Block中選擇一科。當然,「大校」提供給學生的科目組合普遍較「小校」靈活。但是,畢竟每個學生修讀科目的數量不會因為學校選擇多而增加,所以家長只須確認學校有否提供子女喜愛的科目則可。 我們建議學生可以提早與學校溝通及確認計劃修讀的科目,因為你的意向將會在學校制定時間表時納入考慮。曾有學生因為較遲確認選讀科目,但學校已經設計好每個Block的選擇,不幸的是,該學生有兩科想修讀的科目都在同一個Block,導致他不能同時修讀自己心儀的選科。
第三點. 英國寄宿中學國際學生比例
國際學生比例可以反映學校的傳統性及收生策略選取合適的國際學生比例,可以為不同年齡及性格的學生带來正面影響。該比例主要可劃分為三類:
哪一類國際學生比例的學校適合子女?
年齡
年紀較幼的學生接受能力大,所以選擇範圍也更大。當然如果子女較内向,家長可以避免選擇國際學生比例極低的學校,畢竟人生路不熟,有其他國際學生的陪伴會合子女更容易融入學校。針對年長的高年級同學,家長要留意子女的性格及學習背景是否適合國際生較少的學校,畢竟高年級的同學有自己一貫的學習方法及朋友圈子,會比低年級的同學需要更多時間融入學校。
性格
國際學生到英國讀書時常遇到的問題包括:上課不適應、生活習慣及Home Sick等等,性格獨立、接受能力強、社交能力強的同學會較容易適應新環境,選擇範園較大。較少照顧國際學生經驗的學校,比較難明白國際學生的難處。所以,家長選擇學校時,可以了解學校如何照顧國際學生,再定奪學校是否適合自己的子女。
學習背景
如果學生在台灣是讀國際學校的話,因已適應西方學習模式,大可選擇較少國際學生的學校。學生亦會較易融入英國人的圈子,因為他們有共同話題及相若英語能力。相反,如果學生在台灣就讀本地學校,我們建議選擇有長久教育國際學生經驗的學校,教職員會更明白國際學生遇到的問題,繼而及時發現及解决問題。 國際學生到海外升學都有相似的目標及理念,有時,學校多國際學生是因為得到亞洲家長的認可,例如:英國中學排名及公開試成績等。所以,當我們考虑學校的國際學生比例多寡時,亦要留意學生到英國升學的目標,從而再選擇學校。有不少國際學生比例較高的學校都頗受家長歡迎,如以成績見稱的預科學院(Sixth Form College),一般超過80%是國際學生,但每年仍吸引不少台灣學生及家長垂青,正因為學校非常了解亞洲學生的學習模式及需要,每年幫助不少學生升讀前五名的英國大學。
預科學院(Sixth FormCollege)
Abbey DLD College
Cardiff Sixth Form College
David Game College (London, Bath, Liverpool)
MPW (London, Cambridge, Birmingham)
Guildhouse School London
第四點. 英國寄宿中學
國際學生在英國留學,絕大部份都會在學校的寄宿設施居住,但是英國本土學生並不一定選擇留宿學校。故此,寄宿比例多與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主要可以分成三類:
日校生為主
學校大部份的學生都是日校生,一般寄宿生的比例不會超過學校總人數的10%,而寄宿的學生多數為國際學生。此類學校必須謹慎選擇,因為宿舍以國際學生居多,子女雖然可以較容易融入宿舍生活,但寄宿環境欠缺英國文化。此類學校適合高年班的同學報讀,在國際生為主的寄宿環境裹,大家的學習方法相若,有助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再者,在寄宿生比例不多的環境下,寄宿的同窗更容易建立深厚的感情,在畢業後仍然會成為畢生摯友。
以下為一些日校生為主的英國中學
半寄宿
寄宿學生佔學校總人數大約20%至60%都會被我們稱為「半寄宿中學」,這個類别的學校數目最常見,學校的寄宿支援理想,小部分學校甚至會安排老師額外在星期六、日支援寄宿學生,整體配套平均。 這個選擇基本上適合各類型的學生,在選擇此類中學時,家長應該留意國際學生寄宿的人數及學校會否提供適合你子女需要的配套及活動。
以下為一些半寄宿英國中學 :
全寄宿
寄宿生佔學校總人數超過60%的學校,我們都稱為「全寄宿學校」。「全寄宿學校」是較具歷史及非常傳統的學校,對寄宿生提供的支援亦是最全面。例如,學校提供星期六上課天(Saturday School)就是其國一個優點。「全寄宿學校」的國際學生比例一般也會控制得非常嚴格,選擇這類别的家長要特别小心,不要以為子女必定能在全寄宿環境下生活。曾有台灣學生在全寄宿環境裹表示不適應,或因為生活習慣與外國同學不一樣,適應時間較長。我們建議英文底子較好,或在台灣讀國際學校的學生報讀此類學校,因為「全寄宿學校」非常注重學生的主動性,適合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
以下為一些全寄宿的英國中學
Cheltenham College
Christ’s Hospital School
Uppingham School
第五點. 英國寄宿中學入學程序、入學試種類及截止日期
每間學校都會有自己既定的一套收生程序,一般來說,第一步會是先「初步篩選」,之後便會安排在啟程考入學試。如果入學試達標,學校便會邀請同學進行面對面或者視像面試。最後,如果所有表現達到學校的要求,校長便會出錄取信給學生。這個過程大約需時兩星期到半年不等,視乎學校設定的收生時間線。
初步篩選
在確認學生的心儀學校後,我們會先呈交學生最近兩年的成績表及社團活動證書給學校。學校參考過學生的履歷後,如果認為學生有能力達到學校的要求,便會確認學生可正式遞交申請。由於申請每所學校都會收取報名費,故此「初步篩選」這個步驟便可確保家長不會浪費報名費。我們會在這個步驟向學校描述學生的不同優點,所以在提交文件前,我們必須確認學生的背景及需要。
主要分為三類:
入學面試(網上視像/面對面)
最後,學生亦要與學校老師/校長進行面對面或視像面試,到了這個階段,學校已經知道學生的學術能力,他們想進一步掌握學生的英文溝通能力,還有了解學生為什麼選擇這所學校。 同學千萬不要害羞,因為如果你只回答一至兩個字的答案,老師很難判斷當你去到英國後,他們能否有足夠能力和你溝通,還有確保學生是否能適應寄宿生活。最重要的是,學生必須事前了解有關學校的教學及支援,因為如果老師在面試最後問你:「你有沒有問題想問我?」,而你的答案是「沒有」的話,這表示你對他們的學校並未作出深入了解,從而減低你被取錄的機會。當然在每次面試前,啟程國際教育顧問都會協助你準備面試資料及問題。
留意截止日期
英國學校的申請截止日期一般會定於入學年前一年的8至10月,個别競爭激烈的中學的截止日期甚至會設於入學年的2至3年前,家長可以在學校的網站查詢到該校的申請截止日期。但是,由於每所中學的收生情況或者提供的學額均不同,所以建議家長可以先跟我們查詢學位的情況。值得注意是,同一所學校的不同收生年級會有不同的截止日期,所以千萬要小心。當然,部份的中學沒有設立截止日期,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是學校宿位足夠,第二便是學校希望吸引最頂尖的學生報名。
學校一般會在入學年前一年的12月開始發放錄取信,學生一般有一星期至一個月時間去考虑是否接受錄取。所以,如果在聖誕節後才開始考虑報讀的學生,也有機會報讀已經截止報名的學校,因為有些在較早段時間報名的學生會放棄錄取名額。部份學校亦是全年收生,所以即使錯過了報名的黄金期也不要怕,你可以先向我們查詢後再部署。
建議
我們建議家長一般為學生至少提早兩年作準備,如果計劃報讀競爭非常激烈的名校,最好預先三年前開始作出部署及報名。
第六點. 英國寄宿中學增值活動及設施配套
作為國際生,學校的教育配套對你們來說十分重要,因為英國本土學生跟我們台灣學生的目標往往不一樣,說得誇張點,本土學生不一定以升讀大學為他們的學習目標,所以我們必須清楚了解學校本身對台灣學生提供的支援或學校的強項。
簡單舉個例子,不少台灣學生希望在大學修讀物理治療,皆因台灣物理治療市場蓬勃,想修讀物理治療的學生,往往在高中時已經須為尋找相關的觀摩經驗,所以在英國讀書,如果能找到一間學校提供相關的配套,便能事半功倍。
英國學校崇尚全人教育,這亦是台灣家長喜歡英國的其國一個原因,希望子女能發展不同的長處及培養軟技能,這一點也比較適合一些在較年幼時期(如Year7-9)到英國讀書的同學。但是,對於高年級才到英國讀書的同學來說 (尤其是Year 12),同學們一般有自己個性的生活方式,要是在A-Level階段才去培養他們參與Rugby和Hockey等的傳統興趣,老實說,對於他們兩年後升讀大學這個目標並不會有太大幫助。所以,我們希望家長在選擇學校時,能多花一點精神去研究,除了在課堂及活動上能提供給子女的資源外,學校有否提供有助子女將來想報讀的大學學科的增值活動。 以下是一些增值活動的常見例子:
Oxbridge Preparation 牛劍預備班 | 為有意入讀牛津或劍橋大學的學生而設計的課外預備班,預備班會教授學生入讀「牛劍大學」的入學試及面試技巧,學校亦會教授學生寫個人陳述信及提供選科分析。一般開設「牛劍預備班」的學校都會有一個專門負責「牛劍」申請的部門,專門負責檢查學生的申請,確保無誤。 |
Subjects Admission Preparation 醫科及專科入學訓練 | 報讀醫科、牙科及法律等科目都須考入學試,學校會提供這些專科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考試技巧,教授同學撰寫個人陳述信,邀請醫科或專科在讀生分享面試過程及須注意的地方。除了以上提及的科目外,近年非常受學生歡迎的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等健康科學科目,學校亦會提供實習機會及面試訓練。 |
Academic Enrichment 學術興趣班及活動 | 英國學校注重學生的全人發展,因此非常鼓勵學生參加學術性質及娛樂性的課外活動。學校設有很多不同的學會或學術活動給學生參加,而這些學會及活動都比較針對學生將來有意報讀的科目,例如心理學、生物學、法律或商科等。學生可以透過參與這些學會,率先了解這些大學學科。學校亦會定期邀請不同的講者或大學導師到學校分享、舉辦及鼓勵他們參加不同的比賽,如辯論比賽及奥林匹克數學比賽等,以讓同學獲得額外經驗。 |
Musical Training Programme 音樂訓練計劃 | 學校會提供不同音樂範疇的活動給學生參加,例如樂器訓練班、合唱團、聲樂及指揮團等。另外,學校亦會安排不同種類的音樂比賽或表演,甚至到英國各地或國家作巡迴演出,來豐富學生的履歷。 |
Art Portfolio Training Programme 個人作品集訓練計劃 | 有意人讀藝術或建築學的學生,於申請大學時都需要提供個人作品集,為了讓學生有足夠的作品或打好基礎,學校會提供不同的Workshop、藝術展、参觀藝術館等活動給學生參加。 |
Elite Athletes Programme 精英運動員計劃 | 針對有意成為全職運動員,或希望在大學就讀與運動相關學科的學生,學校會在特定運動項目提供專業的訓練,甚至自辦或與地區運動俱樂部合辦體育學院(Academy),以栽培運動健兒。 |
第七點. 其他有參考價值的資訊
家長在學校網站可以找到很多「寶藏」,試想像一個團隊為公司設計網站,網站上所提供的就是公司最好的服務或商品。學校其實也是一樣,一定會將自己最驕傲的資訊呈現給家長。當然我們要有策略性地篩選資訊,以下列出了一些有極大參考價值的資訊。
School Video 學校短片
對家長及學生來說是一支「盲公竹」。千里之外,你們也可以感受到學校的氣氛和了解學校的設施。觀看短片除了能了解學校環境外,家長也可以留意老師或同學的對白,家長可以從中感受到學校提供的配套及支援,又或者是了解在校生日常生活的點滴,為日後作最後決定時提供參考。另外,疫情後英國的學校也有在線上舉辦Virtual open day,我們非常鼓勵家長及學生参加。
Headmaster’s Welcome 校長的話
「校長的話」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能認識到一間學校的歷史及教學方針等 資訊。作為顧問,我們評核一間學校都會從校長分享短片開始入手。
Royal Russell School校長Chris Hutchinson的話 :
“We value the things which make each of us distinctively brilliant.
Concord College校長Dr.Michael Truss的話 :
“Our academic standards are unashamedly high : Concord students love to learn and are ambitious for their futures.”
Independent Schools Inspectorate (ISI)報告
一份資料補充劑,家長可以從ISI Report查看經由英國教育部認可的第三方調查報告,報告内容包括學校基本資料、學生整體學術表現、學校教學理念、校園健康和安全措施、教職員及設施的合適程度、學校處理投訴的程序及學校領導團隊的質素。相關調查人員會從聽課、與在校學生交談、與管理層人員討論、給孩子父母或孩子做問卷調查等多維度考察,得出結論。
Subjects Performance 科目表現
部份學校會提供一份收納A-Level學生在每一科的公開考試成績的報告,詳細列出每一科A至U的成績,除了可以看到個别科目的成績,家長亦可評估到學校的國際學生人數,一般亞洲人都會修讀理科,而歐洲學生會選擇文科如歷史、地理等科目。另外,部份學校會在個别科目範疇表現突出,令家長可以有多一個數據幫助作出選校的最後決定。
第八點. 英國寄宿中學學費預算
英國寄宿學校學費,都是以學期來計算,一年三個學期,每個學期的英國寄宿學校學費由一萬英鎊至一萬五千英鎊不等,一年英國寄宿學校學費總數約三萬英鎊至四萬五英鎊(以1:10英鎊計算,即30萬港幣至45萬港幣),而英國公立中學或日校因為沒有提供住宿設施,所以英國寄宿學校學費並沒有包括住宿費,所以英國寄宿學校學費上會比傳統寄宿學校便宜。
以日校為例,一年需約2萬英鎊,即約20萬港幣。雖然英國寄宿學校學費沒有包括住宿費,但家長仍需要安排寄宿家庭,費用大約為8千英鎊。不論你為子女選擇那一種學校,一年的英國寄宿學校學費都需要預留大約至35萬至40萬港幣一年。家長除了要準備英國寄宿學校學費的預算外,必須要留意申請學校的費用與及確認學位後所需支付的雜項。每申請一間寄宿學校,學校都會收取申請費 (Registration Fee),費用由75英鎊至300英鎊不等。
0 – 15% | 非常傳統及較具歷史的英國寄宿中學,學校嚴格控制國際學生數量。一般來說,同一年級,甚至同一個宿舍,基本上都不會有多過五名相同國籍的同學。而這類學校一般寄宿生比例甚高,代表英國本土學生亦會留宿學校。 |
16 – 35% | 大部份英國寄宿中學屬於這類,學校對於國際學生數量有適當限制,而台灣學生 一般不會超過全校國際學生總和的30%。學校的寄宿生比例有高有低,如果希望子女較容易適應新環境,這類學校可優先考慮。 |
35%+ | 有少部份英國寄宿中學屬於這個類别,擁有超過35%國際學生的學校大部分是英國私立學院或預科學院(Sixth Form College)。學校提供的課程配合國際學生需要,如一年制GCSE課程及大學基礎班等。學校教學模式亦貼近國際學生習慣的方式,建議子女超過14歲才考慮此類别。 |
0 – 15% | 非常傳統及較具歷史的英國寄宿中學,學校嚴格控制國際學生數量。一般來說,同一年級,甚至同一個宿舍,基本上都不會有多過五名相同國籍的同學。而這類學校一般寄宿生比例甚高,代表英國本土學生亦會留宿學校。 |
16 – 35% | 大部份英國寄宿中學屬於這類,學校對於國際學生數量有適當限制,而台灣學生 一般不會超過全校國際學生總和的30%。學校的寄宿生比例有高有低,如果希望子女較容易適應新環境,這類學校可優先考慮。 |
35%+ | 有少部份英國寄宿中學屬於這個類别,擁有超過35%國際學生的學校大部分是英國私立學院或預科學院(Sixth Form College)。學校提供的課程配合國際學生需要,如一年制GCSE課程及大學基礎班等。學校教學模式亦貼近國際學生習慣的方式,建議子女超過14歲才考慮此類别。 |
低年級 (Year 7 – 11) | 學生一般須考英文及數學試卷。低年級入學相對容易,但當然同學亦不能輕視。另外家長亦要小心有些要求高的學校也會要求學生應考科學卷。一般來說,低年級同學如果英文程度理想,同時亦有參加不同的社團活動的話,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便會大大提升。 |
高年級 (Year 12) | 大部份須考自己計劃修讀的選修科試卷,當然還須考英文及數學。有少部份學校在高年級的入學試毋需學生考選修科試卷,同學可以向我們先查詢每間學校考試的細節再作决定。 |
UKiset / 邏輯推理考試 | 有部份學校會要求學生提交UKiset報告或是應考其他同類型的邏輯推理考試,UKiset考試主要分為文字推理、圖像推理及英文三個部份,推理能力強的學生,考這個試便能大大提升你們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所以,如果家長清楚知道自己心儀中學考試的方法及科目後,根據子女能力,再考慮選擇哪幾所學校去報名,從而增加自己被取錄的機會。部份學生對UKiset的考試感到陌生,學生在考試前可以先向啟程國際教育顧問索取模擬試題。 |
0 – 15% | 非常傳統及較具歷史的英國寄宿中學,學校嚴格控制國際學生數量。一般來說,同一年級,甚至同一個宿舍,基本上都不會有多過五名相同國籍的同學。而這類學校一般寄宿生比例甚高,代表英國本土學生亦會留宿學校。 |
16 – 35% | 大部份英國寄宿中學屬於這類,學校對於國際學生數量有適當限制,而台灣學生 一般不會超過全校國際學生總和的30%。學校的寄宿生比例有高有低,如果希望子女較容易適應新環境,這類學校可優先考慮。 |
35%+ | 有少部份英國寄宿中學屬於這個類别,擁有超過35%國際學生的學校大部分是英國私立學院或預科學院(Sixth Form College)。學校提供的課程配合國際學生需要,如一年制GCSE課程及大學基礎班等。學校教學模式亦貼近國際學生習慣的方式,建議子女超過14歲才考慮此類别。 |
低年級 (Year 7 – 11) | 學生一般須考英文及數學試卷。低年級入學相對容易,但當然同學亦不能輕視。另外家長亦要小心有些要求高的學校也會要求學生應考科學卷。一般來說,低年級同學如果英文程度理想,同時亦有參加不同的社團活動的話,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便會大大提升。 |
高年級 (Year 12) | 大部份須考自己計劃修讀的選修科試卷,當然還須考英文及數學。有少部份學校在高年級的入學試毋需學生考選修科試卷,同學可以向我們先查詢每間學校考試的細節再作决定。 |
UKiset / 邏輯推理考試 | 有部份學校會要求學生提交UKiset報告或是應考其他同類型的邏輯推理考試,UKiset考試主要分為文字推理、圖像推理及英文三個部份,推理能力強的學生,考這個試便能大大提升你們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所以,如果家長清楚知道自己心儀中學考試的方法及科目後,根據子女能力,再考慮選擇哪幾所學校去報名,從而增加自己被取錄的機會。部份學生對UKiset的考試感到陌生,學生在考試前可以先向啟程國際教育顧問索取模擬試題。 |
0 – 15% | 非常傳統及較具歷史的英國寄宿中學,學校嚴格控制國際學生數量。一般來說,同一年級,甚至同一個宿舍,基本上都不會有多過五名相同國籍的同學。而這類學校一般寄宿生比例甚高,代表英國本土學生亦會留宿學校。 |
16 – 35% | 大部份英國寄宿中學屬於這類,學校對於國際學生數量有適當限制,而台灣學生 一般不會超過全校國際學生總和的30%。學校的寄宿生比例有高有低,如果希望子女較容易適應新環境,這類學校可優先考慮。 |
35%+ | 有少部份英國寄宿中學屬於這個類别,擁有超過35%國際學生的學校大部分是英國私立學院或預科學院(Sixth Form College)。學校提供的課程配合國際學生需要,如一年制GCSE課程及大學基礎班等。學校教學模式亦貼近國際學生習慣的方式,建議子女超過14歲才考慮此類别。 |
低年級 (Year 7 – 11) | 學生一般須考英文及數學試卷。低年級入學相對容易,但當然同學亦不能輕視。另外家長亦要小心有些要求高的學校也會要求學生應考科學卷。一般來說,低年級同學如果英文程度理想,同時亦有參加不同的社團活動的話,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便會大大提升。 |
高年級 (Year 12) | 大部份須考自己計劃修讀的選修科試卷,當然還須考英文及數學。有少部份學校在高年級的入學試毋需學生考選修科試卷,同學可以向我們先查詢每間學校考試的細節再作决定。 |
UKiset / 邏輯推理考試 | 有部份學校會要求學生提交UKiset報告或是應考其他同類型的邏輯推理考試,UKiset考試主要分為文字推理、圖像推理及英文三個部份,推理能力強的學生,考這個試便能大大提升你們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所以,如果家長清楚知道自己心儀中學考試的方法及科目後,根據子女能力,再考慮選擇哪幾所學校去報名,從而增加自己被取錄的機會。部份學生對UKiset的考試感到陌生,學生在考試前可以先向啟程國際教育顧問索取模擬試題。 |
Oxbridge Preparation 牛劍預備班 | 為有意入讀牛津或劍橋大學的學生而設計的課外預備班,預備班會教授學生入讀「牛劍大學」的入學試及面試技巧,學校亦會教授學生寫個人陳述信及提供選科分析。一般開設「牛劍預備班」的學校都會有一個專門負責「牛劍」申請的部門,專門負責檢查學生的申請,確保無誤。 |
Subjects Admission Preparation 醫科及專科入學訓練 | 報讀醫科、牙科及法律等科目都須考入學試,學校會提供這些專科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考試技巧,教授同學撰寫個人陳述信,邀請醫科或專科在讀生分享面試過程及須注意的地方。除了以上提及的科目外,近年非常受學生歡迎的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等健康科學科目,學校亦會提供實習機會及面試訓練。 |
Academic Enrichment 學術興趣班及活動 | 英國學校注重學生的全人發展,因此非常鼓勵學生參加學術性質及娛樂性的社團活動。學校設有很多不同的學會或學術活動給學生參加,而這些學會及活動都比較針對學生將來有意報讀的科目,例如心理學、生物學、法律或商科等。學生可以透過參與這些學會,率先了解這些大學學科。學校亦會定期邀請不同的講者或大學導師到學校分享、舉辦及鼓勵他們參加不同的比賽,如辯論比賽及奥林匹克數學比賽等,以讓同學獲得額外經驗。 |
Musical Training Programme 音樂訓練計劃 | 學校會提供不同音樂範疇的活動給學生參加,例如樂器訓練班、合唱團、聲樂及指揮團等。另外,學校亦會安排不同種類的音樂比賽或表演,甚至到英國各地或國家作巡迴演出,來豐富學生的履歷。 |
Art Portfolio Training Programme 個人作品集訓練計劃 | 有意人讀藝術或建築學的學生,於申請大學時都需要提供個人作品集,為了讓學生有足夠的作品或打好基礎,學校會提供不同的Workshop、藝術展、参觀藝術館等活動給學生參加。 |
Elite Athletes Programme 精英運動員計劃 | 針對有意成為全職運動員,或希望在大學就讀與運動相關學科的學生,學校會在特定運動項目提供專業的訓練,甚至自辦或與地區運動俱樂部合辦體育學院(Academy),以栽培運動健兒。 |

IGNITE YOUR Passion-夢想全面啟動
專屬的留學規劃師
STEP 1
預約諮詢
想瞭解留學項目,啟程國際教育專業顧問提供詳盡的解說!
專業顧問提供留遊學諮詢服務及最新的優惠資訊!
STEP 2
申請學校/學位/課程
確立目標, 分析條件, 評估語言程度、學術背景、預算和可用時間,確定理想的遊學地點、課程類型(如語言學校、專業實習)及住宿選項
申請:協助完成課程及住宿申請表,體檢證明等申請文件。

STEP 3
行前說明
安排住宿與交通:協助校內住宿、寄宿家庭或校外公寓,並提供出行建議。
簽證指導與保險:指導簽證申請流程,建議適合的旅行與醫療保險選擇。
STEP 4
留學啟程
文化與行前指導:提供遊學地點的文化須知、生活技巧及行李準備建議。
聯繫與支援:確保學生能獲得緊急聯絡資訊、學校支持及當地協助。